这两款设备是由华硕(ROG Ally 的制造商)与微软合作推出的掌上PC游戏机,专为 Xbox 平台设计。像“Xbox按钮可直接呼出Xbox 应用”、“Xbox 应用本身更简洁高效”、“PC游戏无需过多设置即可顺畅运行”等这些细节优化,在众多同类产品中显得格外吸引人。这些细节很重要,但硬件性能同样关键,毕竟现在和未来的PC游戏对性能要求只会越来越高。
参数规格——这些数字意味着什么?
我们先来看规格。Xbox Ally X 是旗舰型号,搭载 AMD Ryzen AI Z2 Extreme APU、24GB 内存、1TB SSD,电池容量为 80Wh;基础款 Xbox Ally 则配备的是 Ryzen Z2 A 芯片、16GB 内存、512GB SSD,电池容量为 60Wh。两者都使用 7.0 英寸 1080p IPS 显示屏,支持 120Hz 刷新率 和 可变刷新率(VRR)/FreeSync 技术以减少画面撕裂。关于续航,目前仍在测试和调校中,尚无准确数据。
对于不熟悉PC硬件的玩家来说,Z2 Extreme 是在2025年CES上发布的最新一代APU,是当前顶级的移动端处理器,属于上一代 Z1 Extreme 的升级版(Z1 Extreme 就已非常强悍)。虽然我只体验了 Xbox Ally X,但从规格来看,基础款的性能明显削弱,Z2 A 芯片的能力可能接近于表现平庸的 Legion Go S 所用的 Z2 Go。如果 Z2 A 能保持画面表现的基础上提供稳定的帧率,也不失为一个更亲民的选择。
目前我还没上手基础款 Xbox Ally,但我可以肯定地说,Xbox Ally X 的游戏体验是顶级的。在试玩《战争机器:重装上阵》约15分钟的过程中,我使用的是 1080p 高画质、AMD FSR 3.1 设为“高质量”模式、16x 各向异性过滤、系统处于“Turbo模式”(性能最大化但功耗和热量也上升),全程保持了流畅的60帧。虽然这款游戏是重制自 Xbox 360 时代的作品,本身负载不大,表现优秀也在预期之内,但能看出 Xbox Ally X 的潜力。至于在运行《毁灭战士:黑暗时代》等高负载游戏的表现如何,还需进一步测试。
用户体验才是关键
相比画质和帧数,这次的另一大进步其实是使用体验上的飞跃。用过 Windows 掌机的人都知道,Windows 11 在掌机设备上的体验常常介于“勉强可用”与“令人崩溃”之间。而这正是 Xbox Ally 系列要解决的重点问题。
Xbox Ally 运行的是一种瘦身版的 Windows 系统,底层还是PC,但它精简了不必要的后台进程,把资源更多地分配给游戏,同时保留了广泛的兼容性。全新的 Xbox 应用支持手柄操作界面优化,UI 更加整洁清晰,能将 Steam、Epic、GOG 等平台的游戏库统一导入集中管理,类似一个“全平台整合启动器”。
当然还有优化空间,例如 Xbox 应用的界面布局仍不够直观,希望在正式发布前能进一步提升。我对所谓的 AI Copilot 集成 也持保留态度,虽然 Ryzen AI 处理器使它成为可能,但将它定位为“游戏助手”实在令人难以信服,感觉是强行加入的卖点。
人体工学设计上的飞跃
Xbox Ally 的另一个重要升级是其手柄式人体工学设计:可以想象成将一个 Xbox 手柄一分为二,中间加上屏幕与内部硬件。这种设计握感与手柄几乎一致,舒适性和操控性大大提升,是 ROG Ally 最大的改进之一。就手感而言,我觉得它已经能与 Steam Deck 匹敌,甚至凭借 Xbox 式摇杆布局、按键反馈以及“动态扳机”(Impulse Triggers),可能更胜一筹。